6月19日,《中国禁毒报》记者从国家禁毒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禁毒部门继续深化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专项治理,加强行业监管和执法打击,深化“笑气”、丁烷、Rush等问题整治,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效。2024年,全国共破获涉“笑气”刑事案件56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93名,缴获“笑气”35.8万升,处理吸食“笑气”人员2.6万余名。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共破获涉“笑气”刑事案件8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1名,缴获“笑气”19.3万升。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由于对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了解不够,受社会特别是网络不良信息诱导、欺骗,导致滥用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的情况时有发生,极易诱发恶性犯罪,引发肇事肇祸等案(事)件,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社会安全稳定。2024年以来,全国禁毒部门以“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为主题,全方位开展禁毒宣传教育。2025年,国家多部门集中发力,联合开展防范青少年滥用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网络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在“6·26”国际禁毒日之际,编辑部系统梳理当前常见的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知识点,并就相关问题对专家进行访谈,通过解读青少年滥用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危害及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探讨如何多维发力防范化解青少年涉毒风险。
认清这些危险的成瘾性物质
对滥用说“不”
当前,受国际毒潮泛滥等因素影响,国内毒品滥用形势发生结构性变化,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问题突出。
依托咪酯、右美沙芬……这些看似普通的药品,同时也是我国规定管制的麻精药品,过量使用即成“毒”!
“笑气”、丁烷、替来他明……这些未列管成瘾性物质,在青少年群体间悄然流行,成为游离于监管视线之外的毒品替代物。
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行动起来,让青少年远离成瘾性物质,坚决对滥用说“不”!
依托咪酯
依托咪酯俗称“烟粉”,1964年被开发,是一种含有咪唑环的羧化酯类药物,其纯品为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或结晶状物质,为非巴比妥类静脉短效催眠药,在医疗上主要有水剂和乳剂两种剂型。因其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较小,且无组胺释放作用,因此是麻醉诱导常用的药物之一。
一些不法分子将依托咪酯添加进电子烟弹中非法销售,俗称“上头电子烟”。吸食这种电子烟轻则出现头晕呕吐、精神恍惚、幻觉等反应,重则休克窒息甚至猝死。长期吸食可能导致生理和心理成瘾且戒断症状严重,包括焦虑、失眠、肌肉疼痛、抽搐等症状,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2023年10月1日起,依托咪酯被国家正式列管。非法吸食、持有或贩卖依托咪酯等行为,按照涉毒违法犯罪处理。
右美沙芬最早由瑞士罗氏公司开发,是吗啡类激动剂左啡诺的右旋异构体,属于人工合成的吗啡衍生物,其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仿,但无镇痛作用,适用于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支气管哮喘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少痰咳嗽。其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阻断迷走神经的兴奋,从而发挥强力镇咳作用。
过量服用右美沙芬可能产生自主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包括多汗、心率增快、面色苍白、呼吸增快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瞳孔散大、畏光、视野模糊、复视、触觉迟钝和寒战等;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包括恍惚、漠然、幻听、幻视、失眠、记忆障碍和学习障碍等。长期超剂量使用后出现药物渴求、懒散、无心工作、焦虑、易激动、悔恨、内疚、自杀观念等心理和精神症状,部分个案报道滥用者出现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发生犯罪行为。
2024年7月1日起,右美沙芬被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
普瑞巴林
普瑞巴林是一种镇痛药物,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及辅助性治疗局限性部分癫痫发作。其在市面上常见的剂型有胶囊和口服溶液等。普瑞巴林在超剂量使用时,可能存在与右美沙芬类似机制的成瘾隐患。过量服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嗜睡、幻觉、精神失常、肌肉痉挛、震颤、焦虑、抑郁、失眠、认知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普瑞巴林过量还可能会引起意识模糊、坐立不安以及昏迷等不良反应。
普瑞巴林明确为处方药。处方药是为保证用药安全,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笑气”学名一氧化二氮,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有麻醉作用,常被用作食品添加剂,又被称作“奶油气弹”。“笑气”具有成瘾性,大量吸食会产生致幻、视听功能障碍等一系列副作用,严重的会造成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联合国禁毒公约未将“笑气”列为毒品进行管控。在我国,“笑气”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监管,相关法律对其生产、使用等有严格规制。未经许可吸食和贩卖“笑气”属于违法犯罪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非法吸食“笑气”的,以“非法使用危险物质”给予行政处罚。我国刑法规定,非法买卖“笑气”的行为可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丁烷由英国化学家爱德华·弗兰克兰于1849年偶然合成,是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也是卡式炉常用的气体,在化工、能源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丁烷的滥用者大多因追求快速、短暂的精神效应而反复使用。大量吸入丁烷会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幻觉、混乱、视力模糊、言语不清、恶心、呕吐、咳嗽、打喷嚏、唾液分泌增加、嗜睡、窒息、心律不齐等;还会导致慢性损伤,对大脑造成不可逆损伤。长期滥用这类物质还会导致肝肾功能衰竭或肝肿瘤发生而死亡。丁烷的戒断治疗目前缺乏特异性药物,且丁烷的戒断与毒品一样,同时涉及心理与生理的多维度干预,只要成瘾,都不容易戒断。
虽然丁烷未被列为毒品管制,但是属于危险化学品,非法使用丁烷等属于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置。无相关资质生产、销售丁烷行为可能涉嫌非法经营罪。
替来他明为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粉末状物质,是兽用麻醉剂,常用于小动物的临床麻醉,临床上也可用作诱导麻醉或与其他麻醉药品配合使用,以增强麻醉效果。吸食替来他明有明显的副作用。少量摄入会产生致幻作用,导致体温下降、心动过速、永久性神经损伤、持续行动缓慢、呕吐、嚎叫等症状; 过量吸食会导致人体全身麻醉、意识模糊,甚至死亡。
目前,我国对兽用麻精药品依据《兽药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生产、销售和经营。2024年7月15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告第800号》施行,明确了盐酸替来他明等兽用麻精药品的具体管理要求。
Rush又称Rush poppers或Poppers。一般为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液体,气味类似汽油,原本是作为心脏复苏剂使用。其主要成分为多种亚硝酸酯类化合物,特别是亚硝酸异丁酯和亚硝酸异戊酯。
长期使用Rush可严重危害视力,导致失明。由于Rush药效时间短,很容易造成过量摄入,引发窒息、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引发中风或心脏骤停,有可能导致使用者猝死。吸入Rush可能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面部皮肤炎症等问题。若液体接触皮肤,还可能导致化学灼伤,严重时引发皮肤溃疡。
目前,我国暂未将Rush列入毒品管控,但其主要成分亚硝酸异丁酯和亚硝酸异戊酯都是危险化学品,违规买卖、使用Rush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对于吸食Rush或为了吸食而购买Rush的行为,公安机关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0条规定,以“非法使用危险物质”或“非法持有危险物质”予以处罚。
|